|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展会信息 | 行业培训 | 新车快讯 | 入会申请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发展战略规划 构建汽车产业发展"1+3"格局


发布日期:2018-02-28   来源:珠江晚报   阅读次数:2338

发展战略规划 构建汽车产业发展1+3格局

2018年1月8日,广东万城万充充电网络设施建设和电动汽车投资运营项目签约落户禅城。

日前,禅城区政府印发了《佛山市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下称《规划》),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紧紧抓住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机遇,瞄准全球竞争及国家汽车产业战略需求的前沿,加快集聚产业要素与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层次,丰富产业结构,剑指打造具有国内引领优势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现状

禅城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在《规划》中,对全球、国家、省市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后服务市场发展将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

而作为佛山市的都市核心区,禅城区汽车产业逐步形成零部件制造、汽车流通和汽车后服务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2016年禅城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0.52亿元,同比增长4.74%;批发零售企业达到62家,完成销售额142.48亿元,同比增长25.08%;汽车后服务企业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1万元,同比增长56.45%。

从产业集聚来看,禅城区目前已拥有一批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和后服务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其中,张槎辖区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石湾辖区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销售与服务领域;祖庙辖区依托佛山市汽车站及佛山火车站的物流优势,在城北片区集聚发展汽车服务业,经技改升级,打造了包括汽车配件销售、汽车美容用品、汽车改装、汽车维修厂、汽车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大型汽配城——车世界汽车产业园;南庄镇基本形成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销售等发展领域。

同时,《规划》也指出,禅城汽车产业存在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有限、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视不足等核心问题。其中,与佛山市其他区域相比,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不强等方面。一方面,产业规模较小。由于缺乏整车企业带动,2016年禅城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规模以上产值仅为70.52亿元,仅为佛山市的10%左右。一方面,禅城区目前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滤清器、喷射油管、后视镜、排气管、车灯等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属于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一步反映出区域内企业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目标

2020年零部件制造业产值达200亿

针对禅城区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及现存的核心问题,近两年来,禅城主动把握机遇,先后引入科力远CHS、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以此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升级发展。

该《规划》的牵头制定部门为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科力远CHS等龙头企业和项目的入驻,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将进一步增长。科学编制和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于禅城区妥善应对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充分利用汽车产业日趋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扩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提出,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集聚产业要素与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层次,丰富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国内引领优势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最终将禅城区打造成为佛山市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珠三角汽车流通及后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引领区。

在具体落实上,将实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等四方面目标。其中,在产业规模上,计划到2020年,禅城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5%;规模以上汽车销售业实现销售额35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规模以上汽车后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

举措

构建汽车产业发展

“1+3”格局

为实现目标,根据《规划》,禅城将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区域汽车流通”、“汽车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发力。这涵盖了汽车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

其中,在节能汽车方面,禅城计划充分发挥科力远龙头企业优势,以混合动力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搭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节能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产业化为抓手,推动节能汽车行业推广应用与示范运营,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国内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一流的技术和制造优势,打造国家级节能汽车技术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

对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禅城将推动其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依托国家汽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导行业优势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培育零部件平台研发、先进制造和信息化支撑能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化改造,开展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本地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规划》还提出,禅城要优化空间布局,加速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研发中心、运营中心、产业化应用中心等业态,构建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1+3”格局,即“一核心、三片区”。“一核”是指以南庄镇岭南动力特色小镇建设为核心;“三片区”是指高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流通业、汽车后服务业片区。

亮点

重点发展南庄岭南动力小镇

据了解,目前南庄镇产业发展用地相对充足,汽车产业以汽车销售和汽配行业发展为主,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汽配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汽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规模以上汽配企业13家,科力远CHS项目的引进将成为南庄镇未来汽车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未来禅城区将依托南庄镇现有汽配产业基础及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科力远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岭南动力小镇,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块。

在规划范围上,小镇规划面积4.016平方公里,东至紫洞路,南至季华西路,西至顺德水道,北至东平水道。在发展导向上,小镇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紫洞村传统文化和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以科力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为依托,融合文化、科技、智能、新能源、生态旅游等形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相关产业,将动力小镇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应用,岭南文化传承”的品牌小镇。

在产业发展上,动力小镇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800亩,拓展产业区1000~2000亩,重点发展混合动力CHS项目,一期项目用地约120亩,二期用地面积280亩,共约400亩;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及智能机器人研发基地及齿轮、变速箱等新能源汽配生产基地。在功能布局方面,重点布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展示基地、混合动力系统集成试验示范区等项目;在华南交通电子产业园重点开展科普体验区、样车封闭试验场建设;在绿岛湖环境景区等自然生态景区建设民众试驾体验车道建设;并积极结合汽车养护、维修、交易等汽车后服务市场发展,实现维修服务交易数据开放共享,加速智能汽车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平台建设方面,与区内外人才资源相对接,重点建设国家节能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佛山汽车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共享平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依托禅城区保税区建设,打造汽车零部件国际外包加工产业园。

“三片区”方面,均涉及南庄、张槎、石湾、祖庙四个镇街。高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片区是以南庄镇为主要布局,以绿岛湖智造产业区、华南交通电子产业园、吉利工业园为主要载体,以传统汽车零部件智能改造升级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生产线,提升产业链层次,构建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并以张槎片区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佛山高新区禅城园城西园为载体,以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高校研究团队,重点发展先进车用传感器、智能汽车级芯片、智能车载终端等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车载信息服务业。

汽车流通业片区以石湾、南庄片区为主要布局以佛山国际车城、佛山世纪车城、佛山环球国际车城为主要载体,以汽车销售流通业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传统汽车销售中心、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二手车销售中心,营造佛山禅城汽车消费文化的氛围;推动汽车流通企业全方位转型,提高汽车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汽车电商服务模式,前瞻布局汽车定制化领域,打造珠三角地区汽车流通贸易中心。

汽车后服务业片区则以祖庙片区为主要布局,以车世界项目建设为主要载体,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实现汽车后市场的产业整合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汽车互联网金融、汽车保险、汽车养护服务一站式平台、汽车共享租赁等,创建汽车后服务产业具有美誉度和良好口碑的特色服务品牌。

行业观点

应大力提升汽车后市场产业

在汽配行业深耕几十年的佛山市汽配行业协会会长周永强认为,禅城区发展汽车产业,要根据区域的实际,将引进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推动传统汽配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他表示,根据佛山市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佛山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按照车辆平均每年维修3.5次,年均消费额4000~5000元估算,佛山汽车后市场产值接近100亿元。由此可见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蕴含了巨大的商机。未来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利润来源将从新车市场向后市场逐步转移,这是禅城区发展汽车产业应该关注的重点。

对于禅城区内现存的汽车后市场产业,政府部门应引导其进行升级,在硬件方面,做好产业用地规划,提升市场利用空间,大力推动其积极“上楼”;软件方面,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提高汽配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行业标准,引导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品牌。

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总体目标

将禅城区打造成为佛山市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珠三角汽车流通及后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引领区。

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20年,禅城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5%;规模以上汽车销售业实现销售额35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规模以上汽车后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以上,省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初步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模式广泛推行,到2020年,降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运营成本和不良品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依托国家级汽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汽车零部件相关产品质量检测服务机构,促进质量性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产业布局

构建禅城区汽车产业发展“1+3”格局,即“一核心、三片区”。

“一核”:以南庄镇岭南动力小镇建设为核心,打造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地。

“三片区”:高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流通业、汽车后服务业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