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展会信息 | 行业培训 | 新车快讯 | 入会申请 |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资讯详情

理事喜讯 | 巨湾技研入选“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名单


发布日期:2025-08-06   来源: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阅读次数:20

2025年7月30-31日“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巨湾技研入选“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名单。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汽车新质生产力论坛上发表了“超快充电池技术助力绿色转型”的主题演讲,分享商用车领域电动化最前沿的实践情况。



电动化浪潮下,重卡行业的 “破局与新生”

据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4.3%。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截至2025 年5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408.3万台,其中明确标注为“超充(≥250 kW)”的桩约为14.7万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补能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在技术迭代与基础设施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迎来了“超充元年”,各大车企陆续入主超快充赛道,推出相应车型,“充电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不再是宣传噱头。超快/极快充电技术(XFC)作为电动汽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关键赋能器、加速器,已成为重塑全球交通能源格局的关键变量。技术更新和补能基础设施完善使商用车的电动化率持续提升。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重卡销量同比增长87%,以云南矿区为例,物流企业批量采购搭载超快充技术的电动重卡,依托物流干线沿线的超充站,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从应用场景看,具备集中物流需求的矿区、港口、物流干线等“点对点”场景已成为电动重卡的“试验田”并快速规模化。电动重卡的极速补能,经济性环保性兼具让“柴油重卡运营成本优势”不再成立,促使重卡向电动化转型加速。预计到2030年,国内电动重卡销量将突破50万辆,占重卡总销量的60%以上,成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与“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


从 “续航焦虑” 到 “高效运营”:巨湾方案的降本密码

巨湾技研针对商用车物流运输场景充电时间长、补能设施不健全、换电站投入大等痛点,推出商用车超充电池解决方案。采用巨湾超快充电池的商用车标准箱最大充电电流达600A,能量密度≥140Wh/kg。巨湾技研商用车超充电池可应用于矿山作业、港口作业、物流干线等场景,自2023年开始在云南矿区实现落地运营。在昆明石林-曲靖越州的石灰石运输业务线上,每天有十多辆搭载巨湾超充电池的电动重卡从曲靖市陆良县超级快充站出发,每天运输两趟,最后返回陆良大本营。石林每天有800吨石灰石固定货源运往越州,自此打通了石林至越州的新能源货运路线。


运营线路图

在该应用场景下,单趟运输距离约200公里,一辆电动重卡日运距为394公里;电量20%-80%充电仅需15分钟,可轻松应对复杂路况。巨湾超充电池拥有超快的充电速度,赋能电动重卡的运输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按现行电价、油价测算,单车每日动力成本省894.37元,年运营330天可省29.5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巨湾技研商用车超快充电池解决方案的落地,不仅为商用车高效运营注入新动能,更以技术突破开启了商用车行业的超充时代。巨湾技研作为全球超快充电池领域的创新标杆,超快充商用车电池技术既是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赛道的生动实践,更是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锻造长板的有力印证。与此同时,巨湾技研立足湾区,辐射全球。通过对广州、深圳和重庆“超充之都”方案的经验总结,针对香港地少电紧、公交碳排高等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超充香港”方案,携手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建,让更多客户享受科技创新的红利。未来,巨湾技研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超快充电池的商业化,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和测试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