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底的上海车展上,各位关注汽车的小伙伴们,想必是享受到了一场饕餮盛宴,酷炫好玩的黑科技、精彩纷呈的人机互动、最新最前沿的整车新技术……
乱花渐欲迷人眼,目不暇接之中,你都关注了些什么呢?
是113辆全球首发车、159辆新能源车、56辆概念车?
还是来自意大利Icona设计的报价6680万人民币钛合金车身的的Vulcano Titanium?
是装备了高度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国产化全新宝马5系?
还是长城汽车新推出的环绕在众豪华品牌之间的轻奢SUV品牌WEY?
是保时捷老总在众泰SR9车前“不可描述的迷之表情”?
还是肤白貌美还对着你笑的大长腿?
……
来来来,进入正题!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那么, 作为车用PC/ABS、ABS改性塑料的首选供应商,锦湖日丽的工程师在车展又挖掘出了什么讯息呢?
透过2017车展,来看内外饰塑料的选材新趋势。
走进外饰
格栅
格栅,是一辆车正面的视觉中心,也是最能体现一辆车个性的地方之一。
无论横幅式、直瀑式、蜂窝式,还是斜交网格式等,从其效果及选材上看,格栅本体较多采用皮纹或者高光ASA方案。
本次车展上,高光黑的格栅配上镀铬饰条,凭借给人更强的明亮感和科技感,成为一个新趋势 。
其中,高光黑的实现方式主要是用PC/ABS、PC/PBT等注塑毛坯件,然后喷高光漆,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PMMA类免喷涂方案也越来越多成为选择。
另外,一种新型的设计走入视线,即星空式格栅(采用点阵式设计,给人繁星闪烁的感觉),其主要通过在格栅本体上采用热烫印的工艺获得点状银色效果。
车灯
从车灯灯源趋势来看,由卤素灯、氙灯到现在越来越多车型采用了LED灯,它使车灯的体积相应减小,今年车展许多汽车前后灯更加苗条,线条感愈加强烈。
那么,光源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材料的变化?
实际上,材料的耐热需求取决于车灯中温度最高的区域。而卤素灯是前散热,LED是后散热,两种光源的车灯散热区域的温度相差不大,选材上也没有较大区别。
后视镜
后视镜也是彰显汽车个性的重要部分,且也呈现出家族化特点。
一般后视镜颜色与车身颜色相一致,但此次车展发现,也有一些车后视镜选择单一的高光黑色,不再跟随车身颜色变化。从造型上看,除了传统的组合式后视镜,一体化的流线型后视镜也显得轻巧、灵动。
从选材上看,壳体部分主要还是采用高光或者珠光效果,主要选择ABS或者ASA喷漆方案;而支座部分有皮纹和高光,皮纹主要选择ASA,PA等,高光则选用喷漆方案,目前也有一些主机厂采用了免喷的增韧PMMA合金方案,也获得了类喷漆的效果。
立柱
立柱是侧面观察车身时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了,传统的立柱多采用ASA直接注塑,为哑光效果。今年车展上,高光黑的应用日益流行。
哑光立柱
喷漆立柱
那么如何实现高光黑?
一般采用ABS或者PC/ABS喷漆实现,但现在更多采用的是ABS加PMMA双射成型实现,其中ABS提供韧性,PMMA提供黑亮的外观效果,不过随着增韧PMMA的出现,采用直接注塑成型可实现减薄、简化工艺等效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主机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览中,有些概念车或者新能源车,干脆取消了立柱,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扰流板
这几年来,SUV车型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作为绝大多数SUV的标配,扰流板除了起到稳定车身的作用,还能承载设计师满溢出来的设计灵感。
从本届车展能够看到,当前扰流板的发展特点:▶首先是越来越大,具有更强的设计感。
但出于美观考量,在扰流板下面经常会采用高光黑的侧饰板进行过渡(如昂科威和奇骏),当然,也有些喜欢用竖条型尾灯(如翘臀的CRV和XC60)。
▶另外,小尾巴(后雨刮)不见了(实际是隐藏在尾翼里面了),如XT5、ESCALADE、普拉多等几款中高端车,后档看起来简洁大气了不少。
除了美观,还能延长雨刮条使用时间,像普拉多甚至还能打开后档通通风……,很多技术都是从高端车型逐步向基础市场普及的,相信,这也会成为部分扰流板后续的一个发展方向。
那么,这样对材料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按小编的理解,欢迎拍砖。)
▶其一是出于设计自由度,以及对刹车灯、雨刮器等集成的需要,注塑型加工方式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其二,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模量的要求。目前,扰流板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分别是采用吹塑成型(吹塑级ABS)和分体注塑(常见采用PC/ABS、PC/PET+MD)。
内外门把手
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款车:
发现没,好看的车有个共同点:对!“没有”门把手!(……呵呵,好吧,其实是贵!)
对于科技感很强的一些车子来说,外门把手在车身上影响到了整体造型,因此,很多车子都把门把手进行了隐藏,只在上车时才伸出来(当然,鸥翼门要是普及了,咱们的把手厂家就真的要失业了)。
好吧,咱接点儿地气,回归主题。
从本届车展上看来,外门把手越来越多地采用分体式注塑,再加上电镀片或电镀壳体装饰这样的设计。
既使把手强度得到了提高(主体结构采用了尼龙加纤材料),同时,也将电镀银色PC/ABS在装饰性上的优势发挥了出来。
而从材料与加工的角度,目前还是以PC/ABS电镀为主,喷漆使用得也比较多。但将来内开手柄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将发生变化,中高端车将以电镀为主,选材则主要会是电镀PC/ABS,而10万甚至15万以下的基础车型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免喷涂POM或尼龙类材料。
进入内饰
打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番,哪些部件又引起了你的关注呢?
车门上装
门板上部同时集成了门把手、拉手、喇叭、玻璃升降器等诸多部件,在仪表台和副仪表台越来越拥挤的情况下,这里,成为众多主机厂越来越喜欢做文章的位置。
从这个位置的作用出发,它也朝着更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发展。
其中,作为门板中可视区域最大的上饰板而言,本次车展所展现的主要方向便是更多的“自然元素”——皮革包覆、水转印木纹、真木真铝、金属电镀饰件等等。
因此,如PC/ABS和耐热ABS等与这些后加工匹配性好的材料在这个区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娱乐及中控系统
娱乐和中控系统,已经在互联网化、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路上越走越远了。特别是新能源车,从特斯拉算直接把一个近似于Ipad的屏幕安装到了车内,而后凡是新能源汽车,中间没有个巨大的屏幕,可能就是一辆“假的”新能源汽车。
外观和选材上看,娱乐及中控系统边框外观基本上都是高光黑,或者部分银色搭配哑光皮纹。
相比于整体哑光效果的,有部分高光黑更加酷炫,更有科技感,也更吸引眼球。
而实现这些效果,一般采用喷漆和覆皮实现高光和哑光效果,由于环保理念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趋向于采用免喷涂,如采用免喷涂哑光PC/ABS、PP、PA/ABS实现哑光效果。当然,免喷涂高光黑效果由于耐刮擦性的限制,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不过在高光黑材料表面罩一层清漆可以省去喷色漆的步骤,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副仪表板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排空间由于副仪表板的存在显得较为狭促,但从车展上看,副仪表板却走向了越来越宽阔的方向,仿佛没有一个宽阔豪华的副仪表板,不足以显示车的高档次。这除了功能性要求,跟审美的需求也有很大关系。副仪表板的设计还是注重与整体内饰的协调性,当然也是不同外观效果竞相吸睛的地方。
说说工艺
此次车展,不管是车门,IP还是console上,都出现了很多特殊工艺制作的特殊效果,如水转印、IMD(模内转印)、拉丝、烫印等。
这里重点提一下水转印和烫印。
▶水转印:
水转印效果分为自然纹理效果和科技纹效果,满足了人们怀旧宁静和创新张扬的心理需求,从ABB(奥迪,宝马,奔驰),到通用/上汽,以及吉利/长安,都大量使用了这一工艺。相比IMD,水转印在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而随着水转印和免喷涂的结合,这种成本优势更大。而且,水转印可在非平整表面实现,可获得的效果也更为丰富。
▶烫印:
烫印是塑料件表面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将被加热了的烫印头,使烫印膜上的金属或涂料层压烫到被加工的工件表面,以达到装饰或标志的目的。现在格栅上已经有了许多应用,它可实现小面积、复杂形状的的表面装饰效果,与电镀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势必有更大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