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展会信息 | 行业培训 | 新车快讯 | 入会申请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与付守杰再共进午餐:我喜欢有些挑战


发布日期:2012-12-03   来源: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阅读次数:1305

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袁桂远

有再次邀约广汽三菱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赴饭局的想法,理由很简单:上一次的晚餐无论是菜肴或是谈资堪称丰富,但显然“一对多”华山论剑式的“圆桌饭局”(多位媒体主编参与),多少让我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这一次的邀约,出奇地顺利,“老付”没有托辞,爽朗答应了。未消逝的好奇心,终再有一次机会窥见。在我认为,这一次的饭局,与上一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次相对纯净的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没有第三者。

与付守杰再共进午餐:我喜欢有些挑战

当然,饭局由晚餐变成午餐,而地点也由广州换到了长沙——选在距离他公司不到10分钟车程的长沙明城酒店。

广汽三菱公关部的朋友对我说,选这个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付总最近越来越忙,被各种会议、各种事项所包围,所以这次见我,也是忙中偷闲,只能采取就近原则选择共进午餐的地点。

我内心感到一点歉意,但不想让对方看出这种情绪,因为这是媒体的职业使然。

当然,我也理解付守杰的忙碌,借用他的比喻是:新合资公司刚刚举办完结婚仪式,然后呱呱落地生下一小孩,现在我们正围绕这小孩转,小孩长得好,我们才安心,才有希望。

“小孩争气,做父母的也跟着沾光。”付守杰喜欢用简单的生活常识来形容企业家、企业、产品之间的关系。“小孩”指的是前不久刚刚下线的劲炫,也是广汽三菱首款国产车型,承载付守杰以及广汽三菱人无限的期望。

(一)

付守杰,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来。傍边广汽三菱公关部的人连说抱歉,解释迟到的原因是因为付总的会议尚未结束。

我趁机问,从广汽长丰到广汽三菱,东家的更迭,会不会让你们对未来更有信心?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令我感觉意外的是,新合资公司成立不久,付总为广大员工办了一件实事:加薪——几乎每个员工都受惠。

我说,难怪见你们现在的状态都是笑意盈盈的,原来是付总为你们提升了幸福指数。在欧洲车企加速裁员,日系车在华销量受到重创,三菱品牌跌幅超过50%的情况下,付守杰还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实属不易。

大约过去半个小时,付守杰风尘仆仆赶来。暗灰色的工作服,赤红的广汽三菱LOGO赫然夺目。旁边公关部的朋友悄悄告诉我,“下午两点,付总还有个会议要开,让我注意时间。”

他推门进来,为迟到连说抱歉。我表示理解,并说,“还好,我们的午餐没有变晚餐”。因为上次晚餐的饭局上,我亲见他忙得连坏的眼镜都没有时间拿去修理。

坐下来之后,他示意我先吃点菜,然后直奔主题,“有什么问题直接问,跟我老付聊天,不用拐弯抹角。”付守杰的风格一向如此,雷厉风行,开门见山。

我们都点了杯“甘草莲心”茶,在秋转冬的换季时分,这种下火茶无疑是首选。来自北方的付守杰,由于经年扎根南方的广汽,其生活气息也自然地融入南方的特点,喝凉茶、饮熬汤成为习惯。

连午餐的菜肴也是偏广东味,均以清淡为主,清蒸鱼、上汤菜心……

在采访开始之前,我夹了一片泛白的鱼腩到他碗里,赞许他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别出心裁——普升员工的待遇。我说,“很多你们公司的员工,私下都叫亲切地喊你‘老付’,你知道吗?”

他嘿嘿一笑,说不知道,“当面叫我付总的人比较多,实际上,我跟我们员工都是平等的关系,不同的仅是大家所在的岗位不一样,说到底,我就是他们的老大哥。”

“你们的员工对我说,老付到了长沙之后,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多年不变的工资终于有点变化了。”我说。

“加工资首先是来自于效益,这个跟我们整个企业发展的状况有关,这也靠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付守杰淡淡地说,看得出来,他是在刻意压低自己的个人作用,显现一丝外交辞令的痕迹。

当然,在他主管广汽长丰期间,效益确实也有起色,特别是在推动私人市场方面颇有建树,正因为如此,去年该公司的销售同比增长27%。

“重组的时候,员工流失严重吗?”

“我们员工流失率不高,不到10%,但即使如此,我也感觉到一些遗憾。这些员工,都是我的财富,我都希望他们能留下来,跟我一起打拼,但是有些执意要走,我还是感觉很心疼的,因为这些员工毕竟也都是有经验的,我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但是换个角度说,这也正反映出来这种人才的流动,有出去的,也有进来的。但是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熟悉的企业,成长的企业当中继续发挥作用。随着我们项目做好的话,我想肯定还有进来的。”

“对于离职的员工,只要有可能我都会找他们聊一聊,比如一些员工决定了要到民企去,我会给他们提一些建议,我告诉他们要民营企业都要注意一些什么,要怎么样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民营和国营的文化还是不同的,包括有的要去外地的,我觉得我讲的不一定对,但是站在我是他们老大哥的角度,站在兄长的角度,我对他们提一点建议,也算尽到了我的一点心意了吧。”

我是头一遭听到一个企业老总,对离职员工如此这般的“语重心长”,但换位思考,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老大哥或者兄长,这份关怀也不外乎是自然流露。

同时,爱才,惜才,是每个成功企业家的不二法则。

我开玩笑地问,你这位老大哥,不至于帮他们找工作吧?付守杰大笑一声,摇摇头说,“那倒没有。”然后,顺势夹了一箸青菜,嚼动起来。

我打趣插一句,你是东北人,却不像东北人的做派,心思怎么这么细腻?他喝了口茶,微笑着说,“我已经从小付变成老付了,经历会教会你一些东西。”

“我性子直,有时候也比较急躁,做企业就要求效率,有时候说什么,既要讲究方法,还不能错过这个时间点,这个时间点该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所以有时候也比较急一点,但是我觉得我的员工也都很理解我,也都很支持我。”

而在付守杰看来,重组过程中,员工的安置问题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长丰汽车是一个具有60年历史的老军工企业,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三一九工厂,隶属于广州军区,始建于1950,1996年10月经改制成立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9月移交湖南省管理。

“从二十岁出头到五十多岁的5000名员工分别分布在长沙、永州、衡阳、广东惠州这四个城市当中,如何让他们理解我们的重组,能够支持企业的重组工作,并且个人身心快速地留下来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比较棘手的。”

“有没有员工向你提具体的要求?”我问道。

“有发邮件的,有直接找我谈的。直接找我谈的,我觉得他们是很勇敢的,肯定也是经过一番内心斗争,最后鼓起勇气的。”

“经过讨论的,我们觉得合适的诉求,我们会答应。但我不会随便的屈从于谁,不是说员工你闹我就屈从于你,我不会的,我做事要有原则,我的原则是什么?”

“首先考虑员工利益,使员工能够得到他的利益,依法依规对员工充分理解,对员工也很感谢,感谢他们过去的贡献、奉献,在这个过程当中该给员工的我就给到,并且说到了就要做到,所以我反而觉得我在员工当中,他们还是信赖我的。”付守杰说。

事实上,在汽车圈摸爬滚打数年的付守杰,在业内的口碑及人缘甚好,似乎从未在坊间听到有人说他的“坏话”。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付守杰很爱惜自己羽毛,尽量避免与别人结怨。

(二)

见付守杰深有滋味地吃完碗里的几片鱼肉,我下了狠心,决定再次打断他享受美食的片刻,因为这次访谈,他只留给我一个小时。我暗想,我不问他,就是不尊重他,所以这种放肆的心理赶走了歉意。

我问,从地方官员到企业管理人员,身份有了巨变,你如何评价当初这一选择?他理了下额前垂下来的头发说,“不管是在政府也好,在企业也好,都是做工作,但是做工作特点不一样,我个人感觉企业应该说更有挑战性,也更能发挥这种创造性,所以说我还是喜欢有些挑战的。就是这样就来到企业。”

“这跟我喜欢挑战的性格有关。”付守杰总结了一句。这种“爱挑战”的性格似乎一直伴随着他,而不管流转到哪个企业。

在广本的时候,他就曾创造性地提出要做“合资自主”,当时这一新鲜而烫手的概念一经他提出,在业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和讨论。在他认为,这是为了广汽未来发展的市场行为,但如果当时自己血液里面没有挑战精神,“那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地在利润丰厚的合资企业里面过日子就好。”

直接现在,虽然他已经离开广本多年,但回忆起当年执着做合资自主时,他一点都不后悔,并始终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

他对我说,“且不评论什么改头换面的事情,但这事你做了,起码在汽车开发技术方面,我们有了积淀。你要不做这个事情,完全是引进车型,那么你等于是完全缺失的。”

“对企业来说,丰富它的产品了,降低了成本了,积累了研发技术了,打造了品牌了,这个品牌不就是孩子嘛,将来分手这个孩子是得研究怎么处理吧,但起码有一半血液是我们中方的。”

“如果我不做这些事情,就是这些外资品牌把他们的那些老车型拿过来给你讲价,效果是一样的,一样对市场形成这种挤压,与其那样,还不如我们这样做。”

我说,且不论你提出的这一概念是否真的对中国汽车工业有很大的意义,但起码仅看引起的广泛讨论就证明它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是不屑于讨论的。

我接着说,“你得感谢自己的性格,做了一件富有挑战性而勇敢的事情。”他转头嘿嘿一笑。

事实上,也正因为付守杰有着敢于挑战的精神,当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宣布任命,让他去当广汽长丰一把手的时候,我问他当时有什么感觉,他说,“当时我们张董事长找我谈的时候我什么都不讲,我说反正是不辱使命吧,去了之后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干好就是了。”

当时,他深知道,“重组的企业很复杂,很麻烦”,当仍然不跟张房有“讨价还价”,二话不说背起行囊,走马上任——这又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他愿意承担。

“谈谈现在,谈谈广汽三菱吧”我把话题拉到现实。

“从长丰汽车到广汽长丰,再到现在的广汽三菱,我想这个厂房硬件的变化应该不大,但是软件方面可能变化很大,你觉得变化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付守杰回答说,“我觉得一个企业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你这个企业文化是什么?比如你是从大家都愿意去管事,去互相补台,去承担责任,还是这个企业大家遇到事儿了躲事,互相推卸责任,各自占山为王,这是不一样的。”

“过去的合资公司我们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躺着也可以赚钱,现在来讲环境变化不太一样,您对合资伙伴有信心吗,信心来自于哪里?”

“一个是大家的真诚合作,第二个是三菱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优势,有了这两点,我觉得就好做了,因为可以说是这样,市场好的时候,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你也有做得不足、做得不到的时候,市场不好,微增长的时候,你也是有市场机会,所以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做。”

“人不能说这个企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就飘飘然,也不能说遇到一些波折的时候就自己垂头丧气,始终是要有一种信念,市场总是有的,消费群体总是有的,能不能抓住他才看你到底有没有本事。”

我猜测他的波折里面,肯定包含由“岛屿事件”引起的日系车危机。

付守杰碗里的菜见底了,趁他回答问题的间隙,我帮他夹了些,然后接着问。“原以为广汽跟三菱是50对50的合资,还加入了一个三菱商事,就成为了三方的持股,为什么,这样的话,会对之前的预想有所影响?”

“没有影响,外方都是三菱的嘛,三菱就是以研发和制造汽车见长,三菱商事是以营销见长,各自有各自的优势,这种结合我觉得反而能把股东方拥有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个互相之间没有影响的。”

对于刚刚下线的劲炫,我也饶有兴趣。我好奇地问,在三菱SUV里面,劲炫的知名度比不上帕杰罗、欧蓝德,但为什么会选劲炫作为排头兵?

付守杰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显然这样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是什么车型?不是传统车型,传统车型是轿车,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是SUV,SUV增长最快的也是劲炫这个级别,那么也就说明了我们现在整个汽车消费的一些新的特征在逐步显现,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劲炫这个车具备三菱SUV的优良基因和血统,同时劲炫这个车又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这个车又是三菱新开发出来时间不长,它还可以说是一个新车,这几点结合到一起,那我肯定选择劲炫了,这是市场的需要。”

劲炫相比其他车型,成功率比较高?

“主要是符合市场的需要,成功率就高。”付守杰说。

“你说3年内要把公司打造成为三菱在全球最大级别的一个基地,还有成为最大的SUV的生产厂家,听起来是比较豪言壮语,但也有另外一种感觉,好像三菱是在孤注一掷?”

听到“孤注一掷”,付守杰纠正我的说法,他说,“三菱不是说孤注一掷,应该是倾注全力来投入广汽三菱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对三菱来说确实太重要了,无论是合作的模式,市场的机会,所以说三菱之前因为做得并不是那么理想,那么它在这儿倾注全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就三菱的产品加上广汽的营销,结合在一起有可能有市场机会,当然挑战,肯定是有的,不能说你一点挑战也没有,舒舒服服地就能够实现你的目标。”

你是个后来者,你如何实现你的成功?

“后来者要很成功,第一我们现在要打造特点,SUV世家,第二要打造竞争力,竞争力是什么?比如说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大部分的合资企业都是做着从国外引进车型的工作,不可否认这个车型是在国外开发的,它不一定能够更充分的满足中国市场,中国用户的需求,这是一个。”

“第二个,在成本上,由于它是在国外开发的,它所能选择的供应商是有限的,这种供应商的竞价机制,供应商的竞争程度还不够,所以使得开发的成本下降也是遇到一定的瓶颈,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能在中国开发出来中国款的,在中国面向更多的供应商选择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厂家进行同步开发,降低成本,那你这个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无论外观、内饰、功能,更好的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又有更强的竞争力,那你一定能够成功,这个就需要研发,作为广汽三菱的研发就是要打造成为三菱在中国的研发基地。”

“三菱在中国的研发基地将来就要具备完整的整车开发的能力,只有你一个整车的开发,带动起来一系列具有同步开发能力的零部件的体系,这个企业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的。”

谈到这里,似乎正中付守杰的“下怀”,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

我连忙打断他,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假设未来3年,广汽三菱在中国发展得很好,销售一直飘红,你认为这种现象出现,具备的三个最主要的成功要素是什么?

付守杰没有犹豫,张口便答:品牌、产品力、营销创新。这三个哪一个是比较弱的,哪一个是比较强的?

“比较强的是我的产品力,比较弱的是我的营销渠道。”付守杰说到今年年底会有60家经销商,将采取立体布局的形式即:中心城市先布点,同时二、三级城市也直接启动营销网络。

“营销的创新我们也不能走跟别人一样的模式,原来都是4S的模式,4S模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讲资源能够共享,充分发挥经销商、投资者已有资源的利用程度,比如说我们先讲,原来4S店是要求你完整的4S功能都要具备,投资比较大,我们现在就尽量减少这些投资,你要是原来有4S店,你能够在旁边给我建个展厅出来,品牌独立、标识清楚,售后与它共享,这样我觉得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化,这也是有利的,有利于社会,这个也减少他的投资。”

(三)

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我和付守杰“以茶代酒”碰了个杯。我看了下时间,还有大概10分钟就到两点。我看了下手中的小纸条,又选了几个私人问题。

我想知道付守杰是个爱读什么书的人?我告诉他,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是个“在什么阶段就读什么的人”,比如在筹备广汽乘用车的时候,他读《德川家康》,因为小说中的“从弱小到强大”比较契合他那时心境,而当传祺SUV卖得还不错,公司走上正轨的时候,他看《凯撒大帝》。

付守杰想了一会,也没有说出一本书的书名——可能他最近没空或没怎么看书,又或者他根本就是行动派,而不是理论家。

不过他倒是说了一点读书的体会,“我觉得看什么书不重要,不管是什么书,你能把那里面有规律的东西看出来,就会有所收获,不管你是看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散文也好,哪怕是武侠小说也好,能够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就好。”

他还把这点体会引申到企业管理上,他说,其实企业管理无非也是一些规律,不是说你看到了什么,就学到了什么,如果只读书、读死书,不如不读书,最关键你在看的过程当中能够触类旁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要能够总结出来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管理是什么?首先是做人,你真正关心了员工,你真正善待了你的供应商和经销商,他一定会反馈、反哺给你,这就是一个规律。”

“规律是什么?因势而变,水无常行,兵无常势,因势而变,再有一些前瞻性,这是管理。”

听到付的这段话,我有恍如回到大学时代,和蔼可亲的商业课老师正在举办一堂名为“如何读书,如何管理”的班会。

“这样说,你看书是经常做笔记,做总结的吗?”我再问。

“我不一定系统地看一本书,但我走到哪里都会拿着一些东西在看,但是看的时候我都希望从中间总结一些规律出来,无论是做人,无论是做事,我觉得其实都有一些规律在里面。”

最后一个问题,我按照惯例问,你最欣赏的企业家是谁?他大概沉默了一分钟,最后从嘴里艰难地蹦出两个字:王石。

“你欣赏他什么?还是你比较向往他比较超脱的生活。”我故意调侃道。

“他比较有闯劲,对时机有精确的把握,再就是一种超脱。当一个管理者要有超脱,所谓超脱不是不管事,而是锻炼出来一支团队,超脱本身就有风险,有责任,风险是什么,你如果事无巨细去管,一定是稳定的,但是人终究要离开这个企业的,当你离开这个企业了,企业的一支拐棍一掉,这个企业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你要超脱就要放权,放权就会锻炼队伍,但是锻炼队伍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那你就要勇于承担,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付守杰解释道。

“这种超脱首先他的体系一定是健康的,然后他的团队一定是有成长和有承担的,这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东西,对不对,所以讲企业领袖,既对又不对,企业领袖总是要换的,但是你换了以后这个企业不倒,这才是真正的本事。我希望的企业家就是这样的。”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候,我注意到他似乎面有难色。果不其然,他对我说,“他现在有了这个事情(恋上80后演员田朴珺),我现在说欣赏他,会不会不是很好?你看,柳传志跟他类似吗?”

我哈哈大笑,原来付守杰也是谨小慎微的人,他说他怕“别人会联想”。

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我决定再追问一个轻松的问题。“超脱之后,王石就爬爬山之类的,你呢?假如说你退休了之后,你想干什么?”

“我平时就喜欢打打高尔夫,别的都没有。我要退休了以后我想可能是什么呢?旅游啦,因为应该说我工作走的地方很多,但是基本都是机场、酒店,开会就完事了,所以到时候陪陪家人旅游,然后再有时间就静下来读读书、自己写点东西。”

付守杰回答完这个问题,我再一看表,已两点十分。我只好和他握手告别,并为“我的提问过多,抢走他享受美食的时间”说声抱歉——此时桌上的菜肴大部分仍比较完整。

“没什么,你就是来找我这位老大哥来聊聊天而已,欢迎的。只是最近比较忙,要不,你晚上在长沙住下,我们还可以再聊。”

“果然是热忱老大哥,而且是位‘啰嗦’的老大哥。”我心里暗想。而此时,付守杰的企业家的形象肯定也交错着老大哥的模样。

不完全菜单:两杯“甘草莲心”茶、家常清蒸鱼、上汤菜心、蒜蓉白切鸡

延伸阅读:

与广汽三菱执行副总付守杰共进晚餐

"十问"付守杰:我给自己打九分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袁桂远) 袁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