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丁鑫
在近期发布的2011年7月份品牌销量榜中,比亚迪排名第七,比亚迪是我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相对领先的企业。在2008年9月26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而巴菲特之所以入股比亚迪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股神看好新能源汽车
市场前景仍扑朔迷离
在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之后,一定时间段内对比亚迪的各项业绩也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无论是从销售量以及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对于新能源电动车是否能够在我国广泛推行并且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仍是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
一位自主汽车品牌的相关人士向记者分析,由于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试点城市相对较少,在深圳也只是有部分出租车采用新能源电动车进行试点;新能源电动车面向个人销售的数量也是非常少。
该人士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要考虑能否引领消费者逐步走向新能源电动车代替燃料车的道路,否则盲目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会起反作用,甚至能够使得企业损失很大。目前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依旧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以及整体政策的实施。
记者在走访一些4S店时发现,光顾自主汽车品牌的顾客寥寥无几,有些顾客刚进店没多久就走出了店门。而一些合资品牌的4S店中,顾客数量比自主品牌店多出了很多。
“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个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情况,了解很少,只是知道在一些城市做了试点,具体不清楚。”一位顾客向记者表示,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少之又少。
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要振兴自主汽车品牌,还要走相当长的道路。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之后才能够具体的制定各项新能源,企业也要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8月22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北京将采取补贴政策。通知预计北京将在2012年达到3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拥有量,并且设立更多的充换电设施,以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方面的便利。此项通知的发布不仅仅是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我国自主品牌产业在汽车市场中的位置。
进口合资强手如云
自主品牌拼价格优势
进口汽车市场在我国上半年的总体汽车市场中销量劲头十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份额。专家表示,相比进口汽车,自主品牌在影响力、技术开发等方面有着差距,但是自主品牌价格低廉以及消费群体的庞大都是其优势所在。自主品牌需要通过自身优势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日前,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与新华信联合发布《2011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上半年进口车销售总量远超自主汽车品牌销售总量,进口车上牌数量达到39.5万量,同比增长36%,远高于国产车上半年仅3.35%的增长。
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以来,与自主品牌汽车疲软相比,进口车的销量劲头十足,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虽然在6月份进口车上牌数量为67634辆,环比下降2.7%,但仍超过自主汽车品牌销售量,这给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上带来很大的打击。
据了解,我国进口车市场上占据大部分销量的主要品牌基本源于两个国家:日本和德国。对于进口车而言技术问题无疑是它们最大的优势。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与进口车相比技术问题是两类车相差最大的一项,其次是两类车质量上的差距,许多消费者认为进口车的质量要比自主品牌质量好。
“由于各国在汽车市场都会为进口车的量留有一定位置,这就使得进口车能够在各国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定比率的销售量,从而对合资品牌以及自主品牌造成冲击。”一位从事多年进口汽车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指出,首先对于进口车而言,技术层面的领先是他们最大优势,在品牌原产地直接进行汽车的生产与组装肯定是强于引进技术后由本国生产制造的。其次是质量上的严格把关。对于技术问题的引进,有些国家在将汽车制造技术引进后往往会对原有的生产制造流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改造,从而造成生产制造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那么,自主品牌汽车究竟在哪些方面能够与进口车产生优势呢?该人士表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并不逊色于进口车和合资品牌汽车。比如售后维修服务,自主品牌汽车的售后维修费用比较低,这就给了自主汽车品牌一个发展的突破口用低廉的价格去吸引消费者。不过,自主品牌汽车还是要在质量关上严格把关。
该人士还表示,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也具有很大优势,大部分消费者购车的目标是以中低端汽车为主,而进口汽车则是在高端产品中所占份额很大,因此。我国自主品牌企业一定要把握住大量的消费者群体,通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以及信赖度来提高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