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自强不息,“软”“硬”兼施应对挑战,加快企业升级上档,积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完善基本设施硬件建设。2008年,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100,000平方米、集生产、销售、服务、员工宿舍、餐厅、悠闲娱乐体育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厂区,其中主厂房和配套车间面积46,000多平方米。投资4800多万元新增和完善设备配套146台套,使年产清障车能力从原旧厂区的1,500台套扩增加到3,000台套,基本可满足10年内市场发展的生产需求。新厂区建成后,当地的九江镇人民政府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再送一程,将九江镇镇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辖下的原广东粤海汽车改装厂《粤海牌》清障车注册商标图案无形资产产权,无偿转让给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去年底,公司经过国家汽车工业部专家组审查,以近乎圆满的考核成绩,一次性通过国家产品《公告》内企业变更生产地址生产“准入”资质审查,获得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国家高级审核员张微同志指出:能一次性通过审查合格企业目前还是少数,但你们做到了,所以值得庆贺。省经信委汽车办副主任张友林说: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是我省“准入”资质审查的第一家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能够一次性获得审查通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作为我们今后审查工作的标杆。
2、积极推动企业软件上水平。在创建佛山市清障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组”审核,
3、大力开展人才专业培训。去年以来,公司通过多项形式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一是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有168名员工参加的6项技能竞赛活动,寓提升技能现娱乐游戏中;二是与劳动部门合作,聘请专业技师对员工开展岗位技术专项培训。先后举办初级焊工、高级焊工、油漆培训班和机械制图培训班,开展对员工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合格车,有235人次先后获得了上岗证或换发了新证,全厂生产员工实现了持证上岗。三是聘请清华大学汽车系讲师和原材料供货单位技术人员,定期为相关部门和车间人员上基础理论课,实现自我增值。这些活动,为公司的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企业在逆境中坚持固本培源,注意不断升级增值,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近年来,粤海牌清障车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成为2008年北京国际奥运、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大典和山东全运会道路、场馆保畅的首选产品。在日本东京国际卡车展会上,粤海牌清障车独树一帜,受到外国客商的广泛推崇。
2009年,粤海公司经营在全球后金融危机中突围而出,逆势而上,产品在政府招标采购项目中的中标率达到83%,全年合同销售清障车1,468台套,合同销售总值3.75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4.3%和9.9%,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向国家和地方交纳税金1,002万元,比2008年增长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