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车市分析 走势强劲 增幅高涨(行业动态篇) |
行业动态 1、胡茂元倡导车企联合研发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国内车企应该联合研发。他说,国际上的汽车企业研发技术基础强、资金投入大、合作程度高,国内汽车企业不仅研发经验积累少、资金投入小,并且缺少合作,资源较为分散。据了解,世界汽车巨头的研发费用比例一般都超过了4%,而国内的研发费用比例普遍在2%以下。中国的汽车工业本来资金就少,不应该再搞同质化研发,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研发。 分析:目前部分企业的开发层次不高,而且积累不足,因此合作的基础不充分,但合作开发是趋势,尤其是国家的项目资金支持需要企业联合攻关,分享成果。 2、新能源客车巨额补贴流进“外人”田。 核心技术是否会被跨国公司垄断,这一时常令人们担忧的问题,最近突然在客车业出现。已有十几家客车企业向伊顿表达了配装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向。伊顿不仅态度傲慢,条件还十分苛刻:除了正常的产品交易,还要付100万元左右的技术转让费。北京公交与北汽福田签订的一笔800辆混合动力客车及底盘采购大单。北京公交要求这些混合动力客车采用伊顿混合动力系统。而此前,广州公交30辆混合动力客车的采购订单,也要求采用伊顿混合动力系统。这两笔大单,被客车企业认为是最具产业化规模的采购。北京的大单,更是企业说服自己选择与伊顿合作的理由。北京如此大规模地采购,肯定会享受国家的补贴,而北京的示范效应,又影响其他城市的选择。 分析:一汽、中通等企业在内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客车技术平台,而且技术比较成熟,也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但国家的补贴谁做主? 3、全球最大零部件集团博世在华销售额大增25% 全球最大零部件集团博世公司表示,其在华销售额上涨25%。其亚太区总裁瑞世轲表示,2008年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2008年博世中国的合并销售额达到228亿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了25%。2008年,博世在华投资约30亿人民币。截至2008年年底,博世在中国共有20200名员工,数量仅次于德国。去年博世集团的销售额约为450亿欧元,比前一年度下降2.8%。然而在中国,博世的业务却意外强劲增长。博世集团可提供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丰富的零部件产品线系列,以抢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 分析:博世的中国业务增长是较强的核心技术带来的市场垄断性优势,国三标准等的实施对博世的市场扩大和利润提升提供巨大的机会。目前的新能源车战略又是新的赢利增长点。 4、国内进口车形势不容乐观预测进口量或将下降10%。 一季度进口车上牌量同比增长16%,比去年全年月平均数增加6.5%,1-2月份,全国进口车上牌4.8万辆,同比增长16%,这个数字远好于此前的市场预期。增长原因一是2008年年初雪灾导致的销售下滑使得去年基数较小,二是政策拉动下消费信心的恢复,三是3.0L以下排量进口SUV车型的丰富,四是四季度汽车市场受经济前景不明朗因素抑制的消费得以释放。与国产车不同,进口车以中等以上排量(2.0L以上)为主,受消费税调整影响较大,因此一季度进口车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车型、品牌、区域、排量等方面结构性增长特点明显,增量从排量看主要是3.0L以下车型。 分析: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同样带动进口车的销售逐步回归常态,加之人民币升值使进口车竞争力提升。 5、商用车市场下半年有望止跌回稳。 中国商用车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将止跌回稳。目前的销量已经大于产量,在“吃库存”状态。去年的库存正在被快速消化,到今年5月底将能全部消化完。随着国内宏观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行业已有回暖迹象。以农业用车和工程自卸车为主的商用车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区域市场和灾后重建市场的启动明显加快。 分析:中国商用车市场的低迷状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以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