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展会信息 | 行业培训 | 新车快讯 | 入会申请 |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资讯详情

广汽本田加码本土产业链


发布日期:2013-06-04   来源: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阅读次数:939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蓝朝晖

无论是理念S1中期改款的上市,还是三工厂的破土动工,都预示着广汽本田本土化战略“二次腾飞”的重任不容有失。5月27日,广汽本田在广州正式宣布,中期改款的合资自主品牌首款新车理念S1正式投放市场。第二天,在位于广州增城的第二工厂内,广汽本田又同时启动了第三工厂和发动机工厂。

按照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的说法,接连两个项目的连续启动,广汽本田正在消除产能和产品线两大瓶颈,今年广汽本田逐步要回归到主流合资车企阵营。为此,在连续五年低迷增长后,广汽本田今年制定了更为激进的目标,销量要从2012年的31.6万辆提升至今年的40万辆,同比增加超过20%。

姚一鸣表示,理念SI上市之后,未来广汽本田的销量支柱将由本田和理念两大品牌组成。到2020年广汽本田要实现100万辆产销规模,虽然过往30%增长的市场大环境已经过去,但广汽本田会密切结合自身产品导入发展的规划进行未来产能评定。

不过,对于理念品牌而言,要实现广汽本田的冲量重任,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上市两年多,理念S1累计销量仅为5万辆左右,平均月销2000余辆。即使改款上市后,经销商对于其销量贡献也不看好。

“本田品牌、理念品牌没有决然分开,没有比例划分。未来的产品构成主要看市场,比例也将由市场决定。”姚一鸣一再强调理念品牌的战略意义,但随着新一轮本田产品的加快导入,这种“双品牌”格局依然难以改变。

实际上,理念S1只是广汽本田今年规划中的第一款新车。6月,广汽本田的全新中高端车型凌派将上市,年底前将推出的全新雅阁是广汽本田争抢市场的另一砝码。

按照规划,第三工厂预计将于2015年初正式投产。届时,加上此前已接近满负荷生产的黄埔第一工厂和增城第二工厂的48万辆产能,广本将具备72万辆产能,其中第三工厂将主要生产小型车,并排产小排量发动机。姚一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第三工厂的启动将解决广汽本田的产能瓶颈,发动机工厂也是与第三工厂进行配套发展。

尽管广汽本田在产品与产能方面相继展开全产业链本土化,但在日方股东的制约下,依然存在着与东风本田的平衡难题。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在销量构成中,最为关键的中高端车型发动机,广汽本田仍然需要东风本田发动机厂提供。

对于发动机配套的分配,广汽本田并不希望引起股东双方的矛盾。广汽本田总经理神子柴寿透露,生产工厂的建设时机,广汽本田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随着产品线的导入,发动机工厂的建设只是时间跟市场的问题,股东之间没任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