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至2016年底,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运营车辆超过6000辆。图为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车间。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
近期,中山在汽车制造领域动作频频。
继3月比亚迪与中山达成协议共建新能源汽车基地后,4月火炬区汽配工业园提出将申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5月小榄又出台新招商政策,拟大力引进以汽车整车或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项目。
汽车产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体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一直是广东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广深佛等城市,汽车产业就是工业中的实力担当,去年广东省汽车产量一举夺下全国第一。
在这个“高手林立”的产业中,中山如何通过错位发展找准发力点,早日实现整车制造的梦想?
●南方日报记者 黄煜升
A 发力零部件
拟申报“中国汽车
零部件制造基地”
由于带动效应极强,近年来汽车产业几乎成为国内大城市的“标配”。如广州、深圳等城市,汽车产业是其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以广州为例。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广州汽车制造业产值已经突破37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高速增长,在广汽乘用车等带动下,汽车行业产值已经达到1129亿元,同比增长22.1%。
在广深佛大力发展整车制造的同时,广东许多城市则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方向发展。惠州、肇庆、江门等城市均在着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产值目标都设定为千亿级。
发力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中山进军汽车产业的一个切口。
成立于2002年的火炬区汽配工业园,是中山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代表园区,也是广东省规划最好、汽配企业最集中的汽配工业园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汽配工业园已有近百家国际知名汽配企业在此投资,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直接为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多家世界汽车巨头整车厂提供配套,2016年该园区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96亿元。
据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塑造产业品牌,提升招商层次,火炬区决定申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通过申报,火炬区计划对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平台,将有效整合区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形成产业品牌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小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是政府新近鼓励的重要方向。
今年初,小榄镇党委书记梁荣佳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五金塑料、LED和电子电器是小榄主要的三个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小榄希望以汽车整车项目和汽配项目来带动三大产业的协同升级。
小榄筹划中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将重点发展汽车五金塑料、汽车电子电器、汽车照明、汽车贴膜材料等汽配产业升级项目,推进汽配产业园建设,带动五金塑料、电子电器、LED等产业升级发展。在最近发布的《小榄镇产业招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小榄针对汽车产业制定了力度极大的奖励政策:
将优先引进以汽车整车或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项目。新进驻产业园的汽车整车或零部件项目,小榄政府将按照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
为鼓励企业对外兼并收购国内外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小榄政府将按实际兼并收购金额不高于5%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300万元。对裂变新成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
同时,小榄镇鼓励以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在小榄成立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的,按实缴注册资本的10%给予奖励,每家中心最高奖励500万元。
B 引龙头企业
以整车制造
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升级
广东是汽车产业大省,2016年的汽车产量达到了280.06万辆,居全国首位,产量增幅达到了16.98%。据媒体报道,这也是继2008年、2013年后,广东省汽车产量再次居全国首位。
当前在汽车整车制造领域,广东省汇集了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比亚迪、一汽大众、长安标致等知名整车厂商,形成了广州、深圳、佛山三个整车制造产业集群。
对于区位优势不断凸显的中山而言,在汽车产业要实现更快的弯道超车,引入巨头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板芙镇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早于去年10月,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会见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兰一行时,晓兰客车就公布了在中山的造车计划。当时广东晓兰客车有限公司与日本蓝色能源公司CMS株式会社、日本重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丰田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拟投资约200亿元(一期约100亿元),在中山研发生产氢燃料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
同时,该公司还计划在板芙镇新建晓兰顺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智能充电桩、汽车注塑模具、电机、电池、电控等项目,在火炬区计划建设晓兰顺达整车展示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项目。
记者获悉,目前板芙镇已经与广东晓兰客车项目、深圳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真空镀膜设备项目签订三方投资协议。由晓兰客车带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或将颠覆整个板芙镇的产业格局。
除了晓兰客车之外,中山涉及汽车制造的另外一个重大项目——比亚迪项目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在今年3·28招商引资洽谈会上,比亚迪与中山就开展产业战略合作达成共识,比亚迪计划在中山市打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基地,为区域优势产业高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工业重镇小榄的转型也盯上了整车制造。梁荣佳说,小榄有汽车产业所需的一切配套,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镇有十多个项目与汽车有关。比如本田制锁专门生产汽车锁,皆利士、宝悦嘉生产汽车专用的高端线路板,还有不少企业生产汽车刹车片、前后LED灯。小榄下一步的重点计划,是引进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这一规划正在变成现实。今年一季度,小榄镇成立专门招商部门,落实专门招商人员,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尤其是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先进制造业的对接工作,以市级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入先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
C 聚焦新能源
大洋电机
领衔布局全产业链生产
伴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汽车产业也在步入转型升级期。借此,不少后发城市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近年来,珠三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就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在传统广深佛整车制造基地上加入了珠海、肇庆等新势力。其中,珠海除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外,还设有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肇庆则通过政策扶持力度,加速新能源的生产和发展。
位于西区的“中山第一股”大洋电机,正是中山在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最近,已经在中山市内开通多条线路的“村村通”环保免费巴士刷屏中山人的朋友圈。这种巴士每车核载36人,车内座位与大巴的位置类似,设有安全扶手、皮座椅。作为城市公交线路的补充,免费巴士的线路设计考虑到了公交覆盖不到的区域,可以将那里的乘客送到有公交线路经过的地方进行接驳。
“村村通”环保免费穿梭巴士,是大洋电机在中山的一项惠民工程。自2014年起,大洋电机便开始打造“中山模式”的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截至2016年底,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运营车辆超过6000辆,车型涵盖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通勤车、网约车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洋电机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在未来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大洋电机的后发优势相当明显。
被称为“三电”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梳理大洋电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造车梦是从自己熟悉的电机领域开始,通过资本运作一步步完成全产业链的布局:
第一阶段收购宁波科星,提前锁定永磁电机关键材料永磁体的成本;
第二阶段收购杰诺瑞和佩特来,获得了丰富的整车企业渠道和电机技术;
第三阶段收购上海电驱动,实现自产外延的永磁电机生产模式,配合杰诺瑞和佩特来,形成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全覆盖;
第四阶段参股中新汽和泰坦能源,进入运营平台建设,目的是进一步带动系统平台销售,完成“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下游运营平台”的全面布局。
通过吸收在细分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合作伙伴加盟,强强联合的模式下,大洋电机已成为中山实现造车梦的“第一军团”。